东莞工作服生产厂家在生产工作服会涉及多环节、多要素的系统性过程,从面料选择到成品检验,每个步骤都需严格把控,以确保工作服满足功能性、舒适性、安全性及美观性等要求。

(一)前期准备阶段
需求分析与设计
明确工作服的使用场景(如工业作业、医疗、餐饮等)、功能需求(防护、防静电、阻燃等)、客户定制要求(logo、颜色、款式)。
设计师根据需求绘制设计图,确定版型、尺寸规格、工艺细节(如口袋位置、接缝处理)。
面料与辅料选型
面料选择:根据功能需求选料,例如:
工业作业服选耐磨、耐脏的牛仔布、卡其布;
医疗工作服选抗菌、易消毒的聚酯纤维或棉混纺面料;
防静电服选含导电纤维的面料。
辅料准备:拉链、纽扣、缝线、衬里、标识牌等,需与面料性能匹配(如防静电服需用导电辅料)。
打版与样品制作
制版师根据设计图制作纸样,标注尺寸公差,制作样衣。
样品需经客户确认,验证版型、功能、舒适度,可能需多次修改。
(二)生产实施阶段
面料预处理
检验:检查面料色差、疵点、缩水率、物理性能(抗拉强度、耐磨性)。
预处理:高温预缩、漂白、染色(按客户指定色号),确保后续加工尺寸稳定。
裁剪工序
排版:根据纸样在面料上优化排版,提高面料利用率,减少浪费。
裁剪:使用电剪、激光裁剪机或手工裁剪,按规格裁切衣片,标注尺码、部位(如前片、后片)。
质检:检查裁剪精度(尺寸误差≤0.5cm)、边缘是否整齐,剔除疵点衣片。
缝制加工
工序分配:按工艺流程分环节作业,如缝前片、装口袋、上拉链、锁扣眼等,部分企业采用流水线作业提高效率。
工艺要求:
针距均匀(一般 10-12 针 / 3cm),线迹平整,避免跳线、漏针;
关键部位(如肩缝、裤腰)加固缝合,增加耐用性;
防静电服需采用导电缝线,接缝处密封处理。
后整理工序
整烫:通过蒸汽熨烫使服装平整,定型版型,注意温度控制(不同面料耐温不同,如棉 180-200℃,化纤 120-150℃)。
印花 / 刺绣:按设计要求印制 logo 或图案,确保颜色牢固、位置准确。
辅料安装:钉纽扣、缝标签(含尺码、洗涤说明、品牌标识)。
(三)质量检验与包装阶段
成品检验
外观检查:有无污渍、线头、缝制缺陷(如歪缝、漏缝),色差是否符合标准。
功能测试:
防护性:防静电服测试表面电阻(≤1×10⁹Ω)、阻燃服测试燃烧性能;
舒适性:透气性、缩水率(水洗后尺寸变化≤5%);
耐用性:耐磨测试、接缝强力测试。
尺寸检验:按尺码表测量衣长、胸围、袖长等,误差需在允许范围内(如 ±1cm)。
包装与入库
按尺码、颜色分类包装,放入防潮纸或干燥剂,外套塑料袋或纸箱,标注数量、规格、客户信息。
入库前登记台账,确保可追溯。